6月17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召开前夕,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新亚欧大陆桥分网络牵头单位)共同举办云端专题论坛。近20位中外政要和学者参会,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中联部原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力,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等作主旨发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南京上元书院院长江月等参加专家研讨,并与网友互动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人员与物资流动受到阻碍,企业面临压力增大。国际上极少数不友好势力试图借机抹黑中国,企图扰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良好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需要继续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建设,创新合作方式,为“一带一路”发展开辟新空间。“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逐步增加贸易往来,扩大金融机构合作,推动融资多元化,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强医药卫生相关行业的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升级,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期间,“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智库合作网络发布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国际智库合作机构关于共同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倡议》。《倡议》指出:各方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反对把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反对借疫情对他国搞污名化,反对歧视任何国家、地区和族群的言论和做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合作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深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强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开展医疗人员培训,提升疾病防控和病患救治能力;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合作新的增长点,持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三方合作,更好实现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的作用,加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各国在通关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亚欧融通的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