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5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波黑部长会议前主席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等举行视频通话。三位前政要围绕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强调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研讨,并就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现将参会嘉宾的发言及接受媒体采访情况编译成系列资料,供参阅。
感谢“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安排这次视频通话。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过去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我们没能面对面地交流。我还清晰地记得,4年前,我们在天津召开的“一带一路”港口城市论坛上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之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很快过去,我们可以再次见面交流。
首先,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我就新形势下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四点建议。一是大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国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在疫苗研发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下一步应加快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强同二十国集团、世界卫生组织等对接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确保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二是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从现在到2030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期,世界对中国的减排举措充满期待。中国可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亮点。三是加强国际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推动恢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重振多边贸易谈判,努力消除供应链断裂和贸易纷争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冲击。四是重视各国社会发展问题。疫情加剧了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提交的《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提议召开“未来峰会”,共商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问题,这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高度契合,而“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推进这项议程的重要举措。
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过去50年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将多边主义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自身发展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联合国框架下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和赞赏。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为各国探索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坚信中国将通过积极参与和不断推进多边主义合作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我最为赞赏其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与各种传统风险叠加,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各国政府都应更聚焦于人民,以人为本,加强国际协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下面,我想就习近平主席对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阐述谈一些看法。世界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不同,实行的民主形式自然也不同,但只要是人民得到了尊重,就是真正的民主。因此,对民主的定义不是只看社会制度和民主实现形式,而要看人民是否拥有尊严。中国一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真正的民主。举例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脱贫减贫领域取得了创造历史的、举世罕见的伟大成就,并同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民主的践行,也为“ー个都不能少”地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表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民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治理成就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定”和“变”。“定”是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切实履行国际责任,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变”是顺应时势,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现实制定治国方略,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等,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机活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