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其实践有利于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地缘毗邻和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利益格局和命运纽带,无疑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在聚焦“一带一路”构想宏大的经贸合作前景时,也需要关注其面临的来自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现实挑战与难题。
随着亚太地区日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各主要大国和国际行为体纷纷进行战略调整,将亚太及欧亚腹地作为战略重心。“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很大的地缘政治不确定和战略竞争的风险。
一、“一带一路”建设将深入多个安全高风险地带。按照当前构想,“一带一路”建设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以及欧洲等多个亚非欧国家和地区,也是当今世界地区热点问题较为集中和易引发冲突的地区。例如东亚的朝核问题;东南亚的恐怖主义与领土争端;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矛盾、阿富汗问题;西亚北非地区的持续动荡;中亚地区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势力以及政局动荡问题。地区局势紧张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以及跨境犯罪等问题,都对东向的海上运输安全和西向拟议中的三条路线,即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构成重大的安全威胁。
二、“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存在政局不稳、政治腐败和法制不完善等政治风险。有些国家仍处于政治、经济转轨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有可能会推高经济投入的成本并降低合作效率。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形式多样且差异明显,伊斯兰教、印度教、东正教和天主教等宗教势力在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巨大,更有不少政教合一国家。由宗教差异产生的民族矛盾也很突出。而且由于文化差异,各国在发展观念、发展方向和模式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处理好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宗教、民族和文化上的差异,避免这些差异演化为文化冲突和政治矛盾,也要避免自身陷入各地区复杂的宗教、教派和民族矛盾中,成为各方矛盾的牺牲品。
国家对于外部政治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具体体现为对其海外利益的保护能力。“一带一路”建设意味着中国海外利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一旦上述政治安全风险成为现实威胁,就意味着海外利益受到威胁并可能出现损失。针对当前我国海外利益保护能力不足、风险管控经验缺乏的现状,应当在实现观念转变的同时,建设机制、增强能力。
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