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
12-03-2014 | 作者:冯巍、程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课题组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反响强烈。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积极评价,同时,也有一些疑虑和误读。我们对国际上的相关观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出以下主要观点。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评价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经济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广泛给予正面评价。

  第一,内涵丰富深刻,体现中国的全球战略创新。第六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塞尔维亚共和国前外交部长武克·耶雷米奇今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新时期的一带一路构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全球战略的创新。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创新,是中国梦的延伸。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苏西·丹尼森表示,一带一路构想极富想象力与创新性,将更紧密地联结欧亚大陆,是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创新。阿联酋迪拜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哈尼·拉希德认为,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创新,与阿联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想法不谋而合,阿联酋希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加坡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认为,一带一路构想体现了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缅甸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党报联邦日报主编吴温丁表示,缅甸国内对一带一路构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对外开放、锐意创新的发展思路。

  第二,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今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时表示,俄罗斯支持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两国可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召开的年会上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哈萨克斯坦希望能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力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过境中心,促进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现代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20143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时表示,借一带一路建设之机,中东欧国家盼望中国投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联通。

  印尼交通部长弗勒迪·努伯利表示,印尼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期待中国加大对印尼港口建设的投资,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今年2月,斯里兰卡外长佩里斯与王毅外长会谈时表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东盟的贸易蓬勃发展,南亚国家可通过与东盟加强贸易关系,分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好处,这将给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希腊正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挣脱出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加快希腊经济恢复与发展是一个机会,希望在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与中国开展紧密合作。

  俄罗斯太里·塔夫罗夫斯基教授日前在俄《独立报》撰文称,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进一步带动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教授伊格纳西奥·尼尼奥·佩雷斯认为,中法贸易的首要目标是打破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一带一路将给双边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会。

  第三,有利于促进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信任。吉尔吉斯斯坦前文化部长苏尔丹拉耶夫表示,该国近年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和中文的热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推进两国人民交往,增加相互了解与信任。土耳其安卡拉德兹大学汉学家古莱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中土两国渊源深厚,古代丝绸之路将双方连在了一起,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加强中土经济合作,也将促进历史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互信。

  第四,有利于深化合作关系,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在去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时表示,吉方从战略高度重视同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两国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层面,吉方愿同中方在经贸、能源、人文、安全防务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欧盟前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说,中亚五国是内陆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成后可保持安全贸易通道,中亚各国希望与更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避免只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而产生单一货币结算问题。同时丝绸之路向欧洲顺延会给中亚国家带来更多利益和经贸往来,增加各国贸易安全感,并带动各领域共同发展。埃及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也是历史、文化等交流合作;不是一国单方面发展,更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第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打击三股势力。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丝绸之路的复兴将促进周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平与发展。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学家托马斯·贝格尔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他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有助于化解冲突,消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温床。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扎卡里·凯克近日在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表示,三股势力的目的之一就是搅乱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的经济合作,而中国一带一路倡导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如穿越中国新疆,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铁路,将中国与欧洲相连,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联系,为维护与促进地区稳定与和平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认为,一带一路将使中国在亚洲取得更加积极的外交效果,缓和地区紧张关系,确保主要海上通道的安全畅通与稳定。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落后的国家将获得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机会,逐步消除贫困,这有助于根除三股势力

 

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的疑虑和误读

  第一,担忧会挑战现有区域合作机制。国外部分学者担忧一带一路会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约翰逊说,一带一路将加强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区域合作,有些学者担心这种广泛的合作或许将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

  美国印度、中国和美国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部主任施泰因博克认为,亚太地区将是21世纪经济活动的中心,美国推动TPP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是对立的,中国正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获得竞争优势。美国朝鲜政策研究所政策分析师克里斯蒂娜·安认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动是竞争关系,美国通过拓宽在中国邻国的市场准入,扩大影响力,深化自身与TPP国家的经济交往等一系列措施,削弱他们与中国的经济融合,并通过更广泛的太平洋支点计划在军事上遏制中国。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2014118刊登文章表示,一带一路构想将抗衡美国的亚洲轴心战略与TPP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凯瑟琳·柯林斯认为,一带一路构想带动中亚国家与中国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从而削弱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经过阿富汗的贸易和能源通道。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立德表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俄罗斯与中国是影响中亚地区稳定、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一带一路构想是促进中亚地区经济合作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新丝绸之路计划把中国排除在外,是因为美国要限制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影响力。他认为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在地域上有重合,在利益上有竞争,从长期来看是相互冲突的。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亚经济联盟却将中国排除在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认为,最大的原因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影响其在中亚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经贸关系与政治生态。受俄罗斯的影响,中亚国家最近有从过去对俄罗斯的被动依赖转向主动依靠的趋势,这势必会削弱中国和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动力,从而影响我国推动与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

  第二,误读一带一路的理念与内涵。俄罗斯学者谢尔盖·卢贾宁认为,一带一路构想包含的和平、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听起来很容易接受,但中国在南海的不稳定因素与敌对方不断增加,和平之旅互利共赢等理念很难让这些国家信服。他还认为,一带一路构想的目的是中国重新划分从太平洋到欧洲的经济版图,同时遏制美国并将其赶到大西洋。美国东西方中心高级研究员丹尼·罗伊认为,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互利共赢不是中国真正的意图。俄罗斯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教授20131115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文章指出,一些莫斯科汉学家认为,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对抗欧亚经济联盟机制。

  有些国外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背后有其他目的201312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宣布,拒绝中国在吉境内修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的计划,认为中吉乌铁路无法解决吉尔吉斯斯坦的任何问题,吉需要的是一条连接吉南北地区的路线。这一决定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吉国内反对派担心通过投资建设中吉乌铁路,中国因此会获得通向吉金矿、白银、铝、铜和煤炭资源的路径。今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但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倡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疑虑重重。法国世界大事网刊登了以色列海尔兹利亚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中国通过在西亚投资基础设施,为获取中东石油并运回国内铺路。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会受到战略挤压。俄罗斯学者谢尔盖·卢贾宁认为,由于俄罗斯对中亚国家拥有主权有限论,因此会对中国的进入保持警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或许将受到俄罗斯的竞争压力。但欧盟前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认为,中国若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与俄罗斯合作共赢,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会得到俄罗斯的支持。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克里斯托弗·约翰逊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认为,奥巴马调整亚洲外交政策的部分目的,是通过日韩菲等盟国来遏制中国,而中国正用两条丝绸之路还击美国,悄无声息地通过在中亚和东南亚的活动予以还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持续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需要维护自身在亚太的利益。澳洲网2014126日刊文认为,美国重返亚太之后,中国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建立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地缘对冲带,以一带一路为标志,以中国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而同时美国的挤压随太平洋潮流涌来,与一带一路形成竞争。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风险。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副主编香农·蒂耶齐认为,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实施后,美国和北约部队将撤离,如果这导致阿富汗政府倒台,将使整个地区变得更加动荡,面对三股势力的威胁,并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成挑战。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外交活动需要稳定的环境,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可以帮助维护当地稳定。新加坡学者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地区稳定和全球和平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将面临三股势力、民族冲突、主权争议等挑战;另一方面,但愿丝绸之路在复兴之后仍能为贸易、文化交流与建立友好关系发挥巨大作用,而不是引发新的海上敌对关系、冲突、甚至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