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

2021年1月“一带一路”大事记
02-01-2021 | 作者:“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

一、  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刚果(金)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金沙萨同刚果(金)国务部长兼外长通巴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2.博茨瓦纳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哈博罗内同博茨瓦纳外长夸佩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王毅表示,博是非洲第46个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今年又适逢中博建交46周年,这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两国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新机遇、拓展新领域、开辟新前景,助力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现代化进程,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3.中国援建缅甸国家疾控中心开工10日,中国援建缅甸国家疾控中心和医护培训中心项目开工典礼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缅甸卫生和体育部部长敏推等出席开工典礼。该项目位于内比都市西南方向,毗邻仰光至曼德勒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中方将提供为期2年的技术合作,为缅方培训相关医护和技术人员。

4.中缅就曼德勒-皎漂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签署谅解备忘录。10日,中缅合作开展缅甸曼德勒-皎漂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在内比都举行。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长丹欣貌等出席仪式。

5.印尼准许中国科兴新冠疫苗紧急使用11日,印度尼西亚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给予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许可。印尼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彭妮·卢基托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款疫苗已在印尼万隆市完成期临床试验,有效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0%门槛。根据这一结果,并参考科兴疫苗在巴西和土耳其的临床试验结果,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给予其紧急使用许可,这也是印尼首次给予新冠疫苗使用许可。

6.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通伦通电话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通伦通电话。习近平代表中国党、政府、人民对通伦当选老挝党中央总书记表示祝贺。习近平指出,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中老关系的本质特征。当前,中老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叠加影响,中方愿同老方一道,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增进战略沟通,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双方要稳步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和中老铁路等大项目建设,推动中老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成果。

7.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习近平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要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坚持协商合作,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8.中国商务部:中方愿加快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后续谈判。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同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举行视频会见,就推进中新经贸关系发展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共识。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新加坡推动RCEP协定尽早生效实施;落实好中新自贸协定,并加快推进升级后续谈判,愿就CPTPP问题同新加坡加强沟通,同时加快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

9.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部长奥康纳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两国政府关于升级双边自贸协定的议定书。王文涛表示,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将促进中新双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企业利益和人民福祉,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10.中匈企业签署共建航空货运枢纽协议。26日,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与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布达佩斯海外货站,共同推动在匈牙利实施航空货运枢纽项目。202010月,郑州至布达佩斯往返货运包机航线正式开通,在中国至匈牙利以及中东欧各国间建立起了一条快速高效的航空物流通道。

11.匈牙利准许中国新冠疫苗使用。29日,匈牙利首席医疗官米勒·塞西莉亚宣布,匈牙利国家药学与营养研究所当天通过了对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的审批,该疫苗已获准在匈牙利使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表示,他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有信心。

二、  国内进展情况

1.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量近50001日上午,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第一趟列车,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40%以上。

2.中欧班列(长满欧)2020年承运货物量增长11.6%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欧班列(长满欧)共计承运货物57998标箱,货值达135亿元人民币。其中,2020年全年共承运货物9804标箱,货值约30.9亿元人民币,承运货物10.79万吨,同比增长11.6%

3.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四大举措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大举措:一是鼓励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省会城市以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二是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创新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则运行。三是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规范中介服务,加大信贷过程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潜规则的查处力度。四是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放得开又管得住,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领域实现全覆盖重点监管。

4.中老铁路巴罗二号隧道贯通。11日,中老铁路国内段巴罗二号隧道贯通。截至2020年底,中老铁路国内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额的95.66%,全线站前桥梁及路基工程基本完成,站后四电工程的牵引供电施工总体完成40%,通信、信息施工总体完成30%,站房主体施工基本完工,全线铺轨完成25%,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5.陕西开通2021年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16日,西安东京全货运航线成功首飞,这是陕西2021年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此次西安至日本东京全货运航线由顺丰航空公司使用波音B767-300F机型执飞,计划每周1班。

6.国资委:2020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无一例因疫情停工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0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1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超过3400个项目,成为推动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重要力量。目前大部分企业项目稳步推进。600多个项目顺利完工,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推进,多项重要节点工程开工或者竣工。中白工业园2020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10家,累计入园企业已经达到65家,协议总投资12.2亿美元。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也竣工通车,这一批标志性项目也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建设。

7.中缅国际大通道大瑞铁路秀岭隧道平导贯通20日,中缅国际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秀岭隧道平导顺利贯通。平导是与隧道正洞平行的一条隧道,施工超前于正洞,为正洞开挖提供地质情况参考,加快隧道整体施工进度。秀岭隧道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境内,全长约17.6千米,属于特长隧道。大瑞铁路东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缅边境瑞丽市,全长约33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结束云南省保山市和德宏州不通铁路的历史,大理到瑞丽的旅途时间将由现在公路运输的7小时左右缩短到铁路运输的3小时左右。

8.山东青岛港新开3条国际航线。23日,山东青岛港新开通三条联接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航线,分别是长荣东南亚线、万海/运达越南线和万海/运达/以星/高丽印度线。至此,山东港口的全球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305条。

9.我国修订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新修订的目录自20213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0.中老铁路西双版纳隧道贯通。26日,中老铁路重难点、全线控制性工程西双版纳隧道安全贯通。至此,中老铁路国内段93座隧道已贯通90座,双线隧道全部贯通,为后续铺架和今年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11.中蒙最大陆路口岸7年接运中欧班列逾6000列。28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二连浩特车站发布消息称,从2014523日迄今的7年中,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共接运出入境中欧班列6000余列。二连浩特口岸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欧班列中线通道的唯一出入境口岸,是中国国内货物出口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重要通道。

三、  国际相关评价

1.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呼吁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积极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17日,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洲长期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共建一带一路高度契合非洲国家发展需求,非洲国家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推进,非中互利合作内涵和成果将更加丰富,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将实现更快发展。

2.西班牙政府发布报告称2020年西对华出口实现逆势上扬。19日,西班牙工业、贸易和旅游部发布对外贸易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9个月,西班牙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6%,但对华出口总额超过57亿欧元,同比增长19.6%。中国成为西班牙出口贸易额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西国际宏观经济分析专家雷蒙德·托雷斯表示,中国有效控制新冠疫情蔓延,保持经济稳健运行,同时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消费升级,是西对华出口逆势攀升的重要原因。

3.联合国拉加经委会估计2020年该地区对华出口逆势增长22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发布该地区2020年外贸情况初步报告,估计该地区2020年对华出口额逆势增长2%。报告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各国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严重冲击国际经贸活动,初步估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20年出口下降13%,进口下降20%,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报告估计,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内部出口下降24%,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分别下降14%1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农产品、矿产品和金属产品等的带动下,该地区对华出口将逆势增长2%

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积极评价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4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FDI总额约为8590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缩水42%。中国FDI逆势增长4%,达163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吸收外资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达19%,中国对外资持续保持吸引力,主要由于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投资便利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