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习近平与外方重要会谈等情况
1.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普拉博沃会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举行会谈。习近平祝贺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总统,并请其转达对佐科总统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过去10年,我和佐科总统共同引领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取得沉甸甸的成果,雅万高铁成为两国高质量合作的金字招牌,中印尼关系进入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中方愿同印尼保持密切交往,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两国双园”和“区域综合经济走廊”项目,持续深化海上合作。中方愿在减贫脱贫领域同印尼加强合作,提供支持。
2.习近平会见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是中越双方共同利益所在。双方要以高水平互信铸牢中越命运共同体意识,以高质量合作夯实中越命运共同体根基,以高度政治智慧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方愿同越方加强治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发挥好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丰富青年、友城等渠道交流。
3.习近平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会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密建交35周年。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双方要坚守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定位,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基调,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密切文化、卫生、教育、地方等人文交流。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农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4.习近平向斯洛伐克当选总统佩列格里尼致贺电。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彼得•佩列格里尼,祝贺他当选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习近平指出,中斯传统友好,两国友谊历久弥坚。近年来,中斯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今年是中斯建交75周年,双边关系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契机。我高度重视中斯关系发展,愿同佩列格里尼当选总统一道努力,深化两国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5.习近平同苏里南总统单多吉会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苏里南总统单多吉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苏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苏里南是第一批同新中国建交、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加勒比国家之一。中方欢迎更多苏里南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愿同苏方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贸易、投资、农业、能源、矿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6.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7.习近平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就中坦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坦传统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缔造。建交60年来,中坦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持续巩固,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愿同总统女士一道努力,赓续中坦传统友谊,让中坦两国发展振兴的共同梦想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壮丽画卷变为现实,不断丰富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二、 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中外嘉宾共谋数字技术赋能“一带一路”。16日,以“互联互通 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西安拉开帷幕,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的800余名嘉宾相聚一堂,共话以数字技术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认为,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夯实,丝路电商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合作不断加快,数字惠民交往务实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成果显著。
2.“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合作交流会在曼谷召开。20日至24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赴新加坡、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低碳汽车调研,并于23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组织召开“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合作交流会。会议围绕共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储能技术、加强中泰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3.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突破800万吨。截至21日,昆明海关累计监管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已突破800万吨。数据显示,磨憨铁路口岸已连续8个月稳居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4.中企承建阿尔及利亚光伏电站项目动工。22日,中国电建承建的比斯克拉22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奠基仪式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比斯克拉省比尔纳姆举行。比斯克拉项目占地面积约400公顷,包含37.96万组光伏组件,以及综控楼、升压站、维修车间、安保楼等。该项目将创造超过600个就业岗位,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中企承建格鲁吉亚南北走廊公路古多里隧道贯通。23日,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格鲁吉亚南北交通走廊科维谢提至科比段公路古多里隧道顺利贯通。项目建成将对完善格鲁吉亚公路网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解决北部山区冬季交通中断的问题,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古多里隧道工程建设采用全断面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该掘进机完全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标准,由中方独立制造。
6.中马“两国双园”合作走向纵深。23日,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广西钦州举行,双方讨论了位于中国广西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发展情况,一致同意在促进中马“两国双园”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强合作。
7.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苏段实现铺轨贯通。25日,匈塞铁路诺苏段实现铺轨贯通。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首个项目。匈塞铁路诺苏段起自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站,终至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边境,线路全长108.1公里,于2023年4月6日启动铺轨。
8.罗马尼亚首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揭牌成立。25日,罗马尼亚首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在罗东北文化名城雅西揭牌成立。这也是罗马尼亚第5所孔子学院。该学院由罗马尼亚雅西医药大学和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
9.中企助力照亮坦桑尼亚乡村。26日,由中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承建的坦桑尼亚农村电网中低压输电线路交钥匙工程5标段项目全面通电,坦桑尼亚盖塔区农村的8000多户居民将陆续接入电表。该项目位于坦桑尼亚盖塔区,将为127个村庄提供基础电力,同时服务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10.首届中塞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29日,首届中国和塞尔维亚文化交流论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约50名专家学者、政府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中塞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中塞文明对话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塞人文交流新机遇。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和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共同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承办。
三、 国内进展情况
1.江苏首条直飞拉美地区全货运航线开通。16日5时42分,一架来自墨西哥的A330全货机,满载54.6吨跨境电商相关货物,从江苏无锡的硕放机场起飞前往墨西哥城,这标志着江苏首条直飞拉丁美洲的全货运航线顺利开通。
2.2024年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21日,一列满载55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货场顺利发车,标志着2024年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积极发挥自身在国际联运、货物跨境运输中的重要作用,并持续深化数字口岸系统建设。票据流转、查验放行、编组装运、签字确认等一系列流程实现电子通关,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3.长沙首家经贸园区外币代兑机构落户湖南自贸试验区。23日上午,获中国银行长沙市芙蓉支行授权,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备案,由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颁发营业执照的外币代兑业务机构“湘非易兑”,正式挂牌落户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高桥板块。该机构是长沙市首家位于经贸园区、唯一设立在商贸市场内的外币代兑机构。作为落实《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具体举措,“湘非易兑”的正式运营,为日常到访的外宾外商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服务,助推中非经贸往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4.重庆发布16条政策措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重庆市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知,将通过实施16条政策措施,即支持出海出境大通道发展、培育壮大通道经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优化口岸物流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5.2024年一季度我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合作情况。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以美元计为76.5亿美元,增长8%)。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2849.6亿元人民币,增长15%(以美元计为401.2亿美元,增长10.9%);完成营业额1846亿元人民币,增长7.9%(以美元计为259.9亿美元,增长4%)。
四、 国际相关评价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财政事务部主任: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17日,IMF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表示,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加斯帕尔说,中国的优先事项是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他看来,积极推动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举措。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财政措施为家庭支出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国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2.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印尼中国合作交流将继续深化。22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在雅加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印尼和中国当前关系很好,双方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未来两国合作和交流将继续深化。周浩黎强调,中国目前对印尼投资额巨大,中国的投资对印尼来说非常重要。未来两国政府将重点在基础设施、矿业、农林渔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卫生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3.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23日,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导合作共赢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国家间开展平等互利合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提升了有关国家发展能力,增进了民生福祉。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吉中贸易额在过去10多年持续增长。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李佳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