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

2020年6月“一带一路”大事记
07-01-2020 | 作者:“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

一、国际合作进展情况

1.武汉—比利时洲际全货运航班恢复。2日,一架装载近百吨汽车零配件及机械设备的货机由比利时列日机场飞抵武汉天河机场,又在3日凌晨装货后返回比利时。这是48日天河机场复航以来恢复的首条洲际定期货运航线,重新搭建起武汉与欧洲互联互通的“空中货运桥梁”。

2.中资企业承建厄瓜多尔水电站土建工程移交。当地时间2日,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厄方签署美纳斯3×90MW水电项目土建工程最终移交纪要,这是中资企业在厄首个完成土建移交的水电站项目。

3.“‘一带一路’中国剧场”活动在缅甸启动。8日,为庆祝中缅建交70周年,“‘一带一路’中国剧场”展播活动在缅甸启动。活动精选了数十部中国影视剧和纪录片佳作,通过缅天网电视台旗下多家频道、缅威迪亚移动客户端和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共同推出。

4.中国和柬埔寨举行双边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9日,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以远程视频方式举行。双方在前两轮谈判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面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

5.中国同南非执政党举行视频研讨会。10日,中国同南非执政党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南执政党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举行视频研讨会,就共同抗击疫情、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以及脱贫攻坚等交流经验做法。中联部部长宋涛、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总书记马加舒尔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6.习近平:中白要化挑战为机遇,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白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疫情给双边合作造成的影响有限。双方要化挑战为机遇,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推动中白工业园建设以及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7.李克强与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李克强指出,疫情过后中德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经济恢复发展。默克尔表示,德方愿以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契机,推动德中、欧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8.中国同斯里兰卡“一带一路”政党共商机制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11日,中国共产党同斯里兰卡主要政党成立中斯“一带一路”政党共商机制并通过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促经济民生”。中联部部长宋涛,斯里兰卡人民阵线党、统一国民党、自由党、共产党、人民联合阵线等政党主要领导人出席并致辞。会议通过了《中斯政党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倡议》。

9.中德举行产业合作视频签约仪式。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阿尔特迈尔共同主持中德产业合作视频签约仪式。两国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德中小企业领域合作协议,并见证江淮汽车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和西门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10.亚投行在华发行首笔熊猫债。11日,亚投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首笔熊猫债,价值30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2.40%。本次发行债券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债。

11.李克强出席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出席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并巡视企业网上展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广交会在网上举办,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

12.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启动“一带一路”相关行动平台。1516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20年领导人峰会以线上形式举行,并正式启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平台。该平台旨在成为由联合国机构发起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协调企业运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统一的重要多边合作机制。

13.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服务平台上线。16日,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信息交流与洽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正式启动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线上服务平台,并发布中国及中东欧国家参会中小企业信息和活动成果清单。

14.习近平主持中非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表题为《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非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推进中非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

15.中企承建的塞尔维亚快速公路开工。17日,由中国山东高速集团承建的塞尔维亚伊维拉克—拉伊科瓦茨快速公路开工仪式在塞中部城市拉伊科瓦茨举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等出席。

16.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18日,以“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国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17.习近平向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致贺信。22日,由中联部主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开幕,中联部部长宋涛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为期3天,主题为“携手共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阿拉伯国家60多位政党领导人与会。

18.第二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举行。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米歇尔、冯德莱恩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重申致力于在年内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同意将尽最大努力就公平竞争方面的规则达成共识。

19.中国国家电网全资收购智利切昆塔集团公司实现成功交割。24日,国家电网全资收购的智利切昆塔集团公司成功交割,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在西班牙语国家的首次成功投资。

二、国内进展情况

1.“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会议召开。2日,以“同心抗疫,共克时艰”为主题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召开。“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主席、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税务部门在“战疫情促发展”中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三点倡议:进一步深化经验分享,进一步深化平台应用,进一步深化科技支撑。

2.陕西首条洲际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开通。7日,搭载三星电子产品配件和半成品的货机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装卸货后飞往美国洛杉矶,这标志着陕西首条洲际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顺利开通。

3.南昌发出全国首趟地铁施工设备中欧班列。8日,一趟满载地铁施工专用设备的中欧班列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发车驶向莫斯科。这是我国开行的首趟专门运送地铁施工设备的中欧班列,也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继食品专列、防疫物资专列之后,开行的又一定制专列。

4.广西自贸区“云上”招商引客来。8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次面向全球开展大型线上招商引资活动。据统计,逾2万家定向邀约国内外企业进入线上会议厅观看直播,在线观看量达35.9万人次。活动促成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

5.西藏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0日,西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0年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6.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首条货运航线。11日,一架满载货物的顺丰航空全货机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平稳降落,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以来首条货运航线正式通航。据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现有24个货机位,货运区现已建成并投运约33.5万平方米,国际货站和国内货站各3个,年处理能力200万吨。

7.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召开。18日,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表书面致辞,论坛由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与上海市代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论坛首次采用视频方式连线境内外嘉宾,参加论坛的外籍嘉宾比例达历年之最。

8.“一带一路”建设与向西开放协商座谈会举行。18日,“一带一路”建设与向西开放协商座谈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上,甘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人士代表先后提出意见建议,省发改委、商务厅、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予以回应。

9.福建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驿站在厦揭牌。18日,福建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驿站在厦门揭牌,驿站将致力成为国际化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登陆厦门的重要窗口、连接海内外人才孵化的公共服务产业平台、福建省“一带一路”国际化招才引智窗口服务平台。

10.“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通。18日,中欧班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首批集装箱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这是首趟采用“铁路—公路—铁路”多式联运方式组织开行的中欧班列。

11.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外债结构持续优化。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0946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长373亿美元,增幅1.8%

三、国际相关评价

1.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会长:马应开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往来。7日,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会长蔡宝强表示,马政府应逐步开放和本区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尤其是与中国、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重振区域经贸投资。

2.埃及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建立国际关系新框架。22日,埃及开罗大学经济与金融法教授瓦利德·贾巴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双赢的伙伴关系基础上,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模式,有助于建立国际关系新框架。虽然当前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因疫情暂停,但一旦疫情结束,这些项目会很快重新启动。

3.斐济学者: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疫后合作潜力巨大。26日,斐济国立大学学者凯什米尔·马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合作平台,为包括南太平洋岛国在内的许多参与国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与这些国家将呈现更大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电子商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