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历60年风雨,未随历史变迁而褪色,并蕴含着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内涵,显得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焕发出熠熠生辉的生命力。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以六个坚持指明了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义。
坚持主权平等,尊重各国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在全球化时代,主权观念并未过时。主权是国家与生俱来的固有权利,不应因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而稀释或加强,更不应外来干扰而受到破坏和侵蚀。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一律平等,都有追求独立自主的权利,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都有捍卫国家利益的权利,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主权平等不仅是对国际法的尊重,也是对国家仍为国际社会主体的正视。
当前国际社会中,主权平等面临着挑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旧存在,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与主权平等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严重侵蚀了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主权利益。各国应摒弃不利于主权平等的言行思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真正实现主权平等。
坚持共同安全,倡导新安全理念。在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日益深化,安全利益交际不断扩大,共同安全利益不断增多,安全的普遍性特征日益凸显。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闭门造车,自我封闭,仅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片面追求绝对安全,已不适应当前世界的安全形势。重拾针对第三方的军事联盟,拉帮结派,抱团示强,这是身体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时期的零和思维,结果是将世界带进二元对立的安全困境。
面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人类应当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尊重和保障每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对话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安全,推动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实行发展和安全并重的持久安全,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通过实践这些新安全理念,最终实现各国共建安全、共享安全、共赢安全。
坚持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各国更是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弥足珍贵。但发展也应讲究策略方法,追求共同发展和专求个体发展所达到的效果显然不同。一国发展固然是好事,但这对世界共同发展而言,仍旧不够。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落差性明显,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全球整体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应互帮互助,相互扶持。坚持同舟共济,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同时,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和平发展。
坚持合作共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空前紧密。“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成为各国共识。国家间加强合作,容易拉近距离,加深理解,推进利益融合,实现共赢。当然,合作并不是否定、排斥竞争,世界各国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外交思维各有不同,竞争不可避免。关键是在国家互动中,构建良性、公平、平等的竞争态势。
各国在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合作过程中,应将自身的发展利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利益对接融合,相互嵌入,从而实现利益融合升华。久而久之,国际社会日益成结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达到双赢、多赢、共赢的最优结果。
坚持包容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是国家、民族在器物和精神层面的集体回忆,地理环境的不同、人种民族的有别、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人类多彩的文明。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文明间也非先天对立,只有缺乏沟通导致误解。因此,应摒弃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论、文明一统论等各种奇谈怪论,树立和平文明观,以一种平等、包容的心态看各种文明的共存。
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对话交流,是消弭文明间芥蒂的有效途径。通过真诚、平等的交流,各种文明可以包容共进,和谐相生,兼容并蓄,同时取长补短、吐故纳新,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这样既保证了文明的相生相伴,又防止极端思想在文明间制造断层线,打磨掉诱发冲突的棱角,最终实现各种文明间的和而不同、多元合一。
坚持公平正义,树立新型国际关系。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国际关系准则的应有之义。但现实诸多国际事务中,公平正义往往悬在空中,停留在纸面上,外交实践中难觅其踪。造成的后果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公平正义缺位的受害者。
在这种背景下,树立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势在必行。一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地区和世界事务由各国共同协商解决,世界命运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掌控。二是推动国际关系法制化,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基本原则。三是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的真实情况。
习近平主席的“六个坚持”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勾勒了实现路径,进一步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向外界庄严表明,中国仍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一个竞争优势逐渐上升的中国,仍将实行温和的外交政策,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中国不会重演“国强必霸”的老戏路,必将开创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和平崛起之路。